院士工作站落户小乡村_北京利来国际科技开展中心

利来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 利来国际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院士工作站落户小乡村

发布时间:2019-06-01 10:26:08阅读数:833

将加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培育,三年内推广种植150万亩

院士工作站落户小乡村

卞庆中(左)查看小麦生长状况。 资料图片

本报讯 (通讯员 曹海英 记者 杨宝岭) “盼了小半年,程顺和院士工作站终于落户我们这个小乡村了。”昨天上午,大雨瓢泼,在高邮市周山镇吴堡村,正在试验田查看小麦生长状况的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卞庆中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在全省县域农业企业中,我们公司是首个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在院士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将加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培育,三年内推广种植150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4500万斤!”

5月22日,在“2019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中,10家新建的扬州院士工作站授牌,其中程顺和院士工作站落户位于吴堡村的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扬州大学程顺和院士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数十年,是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一个小乡村、一家乡镇企业,为何要建院士工作站?

“别看我们办公条件简陋,‘宝贝’全在田中。”卞庆中指着眼前的麦浪说。记者看到,扬子江种业200亩标准化试验田里种植着“扬江麦5801”“宁麦132”“扬江麦1820”等多个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长势喜人。“你看,这些小麦扬花期基本没遭遇赤霉病害,只要顺利度过5月份的灌浆期,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培育更多更优质能抵抗赤霉病的“宝贝种子”,正是扬子江种业持续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原因。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严重病害之一,可导致大幅度减产。如完全利用药物防治,又会影响粮食安全。2012年,扬子江种业创建的第三年,卞庆中承包了100亩地育种。当年恰逢赤霉病大暴发,预计亩产800斤的小麦,收成只有400斤,损失惨重。从那时起,卞庆中便决心自主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

2012年起,扬子江种业每年投入数十万元,先后与扬州大学、省农业科研院等单位合作,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为了更好地‘借智’,我们决定申报院士工作站。”卞庆中说。2018年12月,卞庆中带着六年来研发出的“宝贝种子”以及200多份材料,正式申报创建院士工作站,经过层层审核,终于如愿以偿。“一家乡镇种企,能花大成本与精力研发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非常可贵。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实行这件事情,让‘绿色农业’惠及更多农户。”程顺和院士团队负责人之一、扬大农学院副院长吴宏亚说。

记者分析到,扬子江种业与程顺和院士工作站有个“三年之约”:院士工作站将为扬子江种业完善小麦品种快速研发场所、设备,组建高效育种科研团队,有助于示范应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种植面积150万亩,增产粮食4500万斤。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