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院士给您解密“软黄金”背后的财富密码_北京利来国际科技开展中心

利来国际



您现在的位置: 利来国际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家院士给您解密“软黄金”背后的财富密码

发布时间:2019-06-01 10:27:35阅读数:800

面对杂交育种路上的艰辛和挫折,有这么一群勇敢无畏的农业科研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载誉归来,带着从基因重组世界里获取的瑰宝,挖掘“软黄金”——油菜的巨大潜力,与大家一起解开那片油菜花海背后的财富密码……

提到油菜,你会想到什么?

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还是香喷喷的菜籽油?

在日前举办的2019首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暨全国冬油菜新品种展示观摩会上,除了油菜花、菜籽油,还能看到更多可能发生在油菜身上,比如油菜还可以做绿肥、青贮……

专家院士给您解密“软黄金”背后的财富密码

5月20日,杨凌气温升得很快,油菜田里已经看不到油菜花了,饱满的菜籽荚压弯了油菜秆。

在杨凌农作物新品种中试(展示)基地油菜集中试验示范展示区,满目深绿的油菜,摇晃着饱满的籽粒,迎接了一拨远道而来的贵客。

他们分别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

陕西杂交油菜之父,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殿荣;

以及中国农业科研院和省内外油菜育种企业代表们。

专家院士给您解密“软黄金”背后的财富密码

这么多油菜界的泰斗聚在一起

必定是一场行业的高端对话和研讨

精彩观点,权威论断

小编都给你整理好了!

来,敲黑板

听听大咖们对油菜育种行业如何高位求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油菜多功能利用未来大有潜力

小小的一棵油菜,既能榨油,又能做饲料;既可以观花,又可以当蔬菜;既能做肥料,又是主要蜜源。近年来,很多地方还开发出了彩色油菜,引进了板蓝根油菜等新品种。

傅廷栋表示,油菜用途日趋多样化,离不开广大油菜科技工作者从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推广、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傅廷栋带领团队召开了西北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研究,育成我国第一个适用于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专用双低杂交种“饲油1号”,顺利获得复种饲料油菜,70多天时间亩产青饲料达3—4吨。

“饲料油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不少当地的农牧民,顺利获得养牛养羊摆脱生活贫困、增收致富,而饲料油菜可用作当地牦牛、山羊的青贮饲料,切实解决冬季饲料短缺的难题。”傅廷栋说。

生长60-75天,亩产青饲料3000-5000公斤,相当于30-40亩中等草原年产草量,不但缓解秋冬青饲料不足的难题,而且使耕地增加2-3个月的绿色覆盖,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经化验,饲喂鲜油菜的牛奶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0.3%,脂肪下降0.27%。农民非常高兴,认为这为解决饲料、开展畜牧业找到了新门路,单就青饲料一项就可亩增收约200元,如果加上饲养效益,可达千元以上。

现在,傅廷栋和他的团队研究、推广的复种饲料(绿肥)油菜,已被农业部作为主推技术,在西北、东北和长江流域大面积示范、推广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

中国人需要更健康的油

站在金黄烂漫的试验田前,官春云想到的不是近在眼前的长势,而是中国食用油的更多问号——如何改良油菜才能让菜籽油更健康?每年依赖进口的油料缺口如何弥补?怎样让油菜种植更高效以保证整个国家的食用油安全?

今天,各品牌植物油琳琅满目,价格不高,这除了市场经济的动力,科技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官春云认为,中国人对油的选择将更趋于精细化,这对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油酸含量更高的油菜纯植物油,必将替代现在充斥市场的“食用调和油”,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官春云院士表示,高油酸油在精炼、储藏和煎炸时对氧化的改变不敏感,加热到高温时不会出现很多油品“云雾缭绕”的场景。更重要的是,油酸作为人体血管的清道夫,可以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

科研方面,官春云院士对“双低”油菜的研究全国领先。官春云院士带领湖南农大油料所,主要顺利获得伦琴射线照射的方式,选育出了油酸含量稳定在80%以上且最高含量达93.6%的高油酸油菜。

其中,官春云院士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顺利获得国家审定的“湘油11号”在内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种15个,创造经济效益33.88亿元。

另外,在官春云院士领导下,协同创新了一批高含油量、高油酸的油菜新品种;针对南方雨水较多、水渍涝害影响、生产管理成本大等问题,首创了油菜机械起垄栽培技术和一次机械化收割技术,取得巨大成功,油菜亩产达200公斤,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殿荣——

让油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软黄金”

“这个亚麻酸进入人体之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EPA和DHA,就是鱼油,如果说我们把亚麻酸提高了以后,提高到百分之15到20的话,就能以油菜为载体,用土地生产鱼油,也可以说在陆地上生产出鱼油来”,李殿荣说。

李殿荣介绍,双低菜籽油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7%左右,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63%左右,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 20%左右、亚麻酸9%左右。饱和脂肪酸可提高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因此,食用双低菜籽油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所以,培育和种植双低高含油量的优质油菜品种,多出油,出好油,满足市场供应,必将有利于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

鉴于双低菜籽油的良好食用性、营养性和保健性,李殿荣建议应大力推广,这也符合现今国家提倡的“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以便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和健康的协调开展。

截至2015年,李殿荣和他的科研团队共育成油菜品种2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省、部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育成品种累计推广2.36亿亩,增产油菜籽55.4亿公斤,新增产值154.7亿元。

“这几年,我们顺利获得品种提档升级、油菜多功能开发等方式,带动了整个油菜产业开展。”李殿荣说。

伴随乡村振兴的春风,放眼三秦大地,油菜产业硕果累累,各方发力油菜产业振兴正逢时。

来源:农业科技报社《聚焦杨凌》栏目组

编辑:任静